為什麼數位學習可以幫助我們靠近教育的價值與目標?

在談論到數位學習的時候,時常會聽到一些老師提出疑問或質疑,例如:

  • 我按照過往的教學方法已經運作得很順暢,為什麼還要融入數位的元素?
  • 進行數位學習很麻煩,要了解、準備很多新東西,還不如把時間心力拿來精進原本的教學內容。
  • 網路上的東西五花八門,如果開了這扇窗,我們很難管控孩子們會接收到什麼內容。

各個想法都有其背後的道理,在某些情境下也都是成立的。不過反過來說,數位學習本來就不是萬能的,強加的模式也不適合。

筆者並不試著在本篇文章裡,針對以上幾點一一辯駁,我希望可以後退一步,看看這個世代下的教學,應該具備哪些價值與目標,然後來與數位學習具備的特色進行對照,看看他們可以如何幫我們達到這些目標。

這世代教育所強調的三個價值目標

我們可以思考看看在現在的教學環境中,有哪些重要的目標?這裡舉三個:

1. 與真實世界接軌並和生活情境建立連結

過去數十年的學習方式,常著重於灌輸(學科方面的)知識,並且試圖達到精熟。而近年來,教學場域中越來越強調除了知識的學習以外,也要能夠有辦法將他們運用在真實生活中,解決各種問題。

最直接的例子,就是 108 課綱所強調的「素養」。這個世界正處於一個不斷變動的狀態,而我們的重要任務之一,便是讓孩子們在學習的過程中,養成能夠面對這樣世界的能力。

2. 培養自主發展的能力

時常聽到有同學完成數年的基礎教育後,因為失去了預先被規劃好的路徑,就喪失了方向,不曉得應該如何繼續個人發展。幸運一點的人可能在大學裡四處嘗試,慢慢摸索出自己的興趣,但也有更多的人,等到出了社會後,才硬著頭皮做著自己沒有熱誠的工作,然後度過一生。

探索自我是一個漸進式的過程,並非一夕之間就可以達到的,我們不可能在孩子們 18 歲以前都埋首讀書,然後一成年就馬上要他們找到自己一輩子的志向。

此外,這樣的過程應該讓孩子們盡可能主導,而非又以填鴨式的方式強行提供給他們。因此,在基礎教育的階段,我們便應該讓孩子們主動慢慢嘗試、探索不同的可能性,並在過程中越來越了解自己的方向。

3. 發展多元文化的思維

隨著工業技術與科技的發展、實踐,全球化已不再是想像中的願景,而是真實發生的情境。

在這兩年 (2020–21) 疫情期間更能夠感受到這件事,像是許多原先預計前往海外留學的學生,因為疫情反而一整年都待在國內進行學業,我們也看到不少在國外的工作者,透過這個機會回到自己的國家,用遠端的方式進行工作。

可以預期的是,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機會,實際與不同國家、地區的人們互動,在這樣的情況下,是否能夠了解、同理不同的文化背景,就成為了重要的能力之一。

數位學習如何達到這三個目標?

接著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數位學習有哪些特色,可以讓孩子們更接近上述三種目標。

首先,這個世代的孩子們面對的世界,已是一個高度數位化的環境,這是一個鐵錚錚的事實。當他們離開學校、出了社會,無論是生活中或工作上,都將面臨使用數位技能的需求。

如果我們可以在基礎教育的階段,讓孩子們慢慢開始習慣、學習運用數位工具,而非只是把電子產品拿來當作社交、娛樂的載體,那麼他們就更有機會在未來面對真實世界,需要這樣的能力時,把他展現出來。這點呼應到了上述第一個價值目標。

其次,在數位學習的模式中,由於很多時候不受時間、空間限制,學習者有機會發展更強的學習自主性,不再像以往一樣,學習被受限於物理世界中的教室裡,被動接受老師提供的學習內容與教學模式。

為了能夠發揮出這樣的彈性,同學們得以有意識地感受學習的過程,無論是調整自己的學習步調,還是選擇自己想要、需要的學習內容。這點呼應到了上述第二個價值目標。

最後,透過數位的管道,我們可以接觸的資訊變得更加多元與豐富,當孩子接收資訊的來源不再侷限於學校裡的老師或課本,他們看見的世界就變得更大了。

他們可能、可以透過網路影片看到其他國家全然不同的風景,或者和素昧平生、不同背景的人隔空交流學習經驗,透過這些機會,大大增加了孩子們了解國際上、或者本土其他角落文化的可能性。這點呼應到了上述第三個價值目標。

結語與討論

本文從三個面向,說明為什麼數位學習可以幫助我們,達到這個世代教育所期待的價值與目標。除了上面提到的這幾點,老師們也可以思考看看,自己在教學場域中希望達到哪些目的,而我們又可以如何透過數位學習達成。

當然,教育的目標還有很多,其中一定有許多層面,是沒辦法、或不適合透過數位模式所達到的。因此,我們也不應該認為數位學習可以達到所有願望。

本文想傳達的是,儘管進行改變、創新的過程中,有許許多多的阻力或成本,但如果這些真的是孩子們需要、而且對他們有幫助的,那麼作為教育工作者的我們,便應該抱持著這樣的思維,面對這些未知與挑戰。

(本文寫於 2021 年 6 月)

--

--

江彥辰 | Yen-Chen Chiang

Working in tech. Studying education. I write random stuff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