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說的「聰明」,其實只是眾多思考模式的其中一種

圖片來源:Photo by Aaron Huber on Unsplash

常常在和身邊的人對話過程中,聽到類似「我覺得某某某很聰明」、「和聰明的人一起做事好輕鬆」的評語,甚至偶爾也會有像是「跟笨蛋說話很累人」這樣的抱怨之詞。不過如果我們仔細想一想,這裡所指的「聰明」到底是什麼意思?

如果是在學習環境,例如學校中,一個很合理的情況是稱成績比較好的學生聰明,但在這群學生裡面,又有某種樣態的人被我們稱為「書呆子」。顯然,這之間有某種不太一樣的點,決定了我們如何評價一個學生是否聰明。

我簡單地問了身邊的朋友們,在什麼樣的情境下,或描述一個人是「聰明的」?獲得的比較常見的回應像是「能夠很快想到大部分人沒想到的東西」、「有辦法將快速將兩件事背後的關聯連結在一起」、「能體察到一些還沒被具體描述或說出來的事」等。

基於好奇,我也到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中,查詢「聰明」一詞究竟如何被定義,其釋義之一為「天資靈敏,理解力高,心思細巧。」[1]到這裡,我們基本上可以認定我們常說的聰明,指的是以比大多數人更快的速度,想到或觀察到外顯性不那麼高的事物之能力。

實際上,我更常引用的是黃武雄老師在《學校在窗外》寫道到的一段話:「一般人心目中的『聰明』,其實是抽象能力好⋯⋯他能在紛雜的現象中,一眼看到那關鍵性的東西,這正是抽象能力的表現。」[2]我認為這很精準地描述了大部分人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聰明」做形容時的想法。

然而,我認為儘管聰明被看作是一件好事,我們仍舊應該盡量避免武斷地評斷一個人是否聰明,甚至刻意去追求聰明。在這個時代下,很多情境下我們更需要的是創新、跳脫既有框架的思考模式,在這樣的情況下,用特別快的反應時間得出思考結論,反而容易忽略了更深一層的可能性。

因此,我們或許也可以說,一般認為「聰明」的思考行為,其實只是眾多思考模式的其中一種。在許多情況下這種模式會被人們認為比較好或比較方便,不過如果我們想像一個毫不追求效率的社會,或許便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了。

這樣的想法並非是覺得我們應該完全摒棄使用「聰明」的概念,而是在這麼形容的時候,多留意背後真正代表的意義是什麼。另外,語言除了表意的工具性以外,亦可能傳遞背後的文化與價值,在整個社會都在追求聰明並不斷讚賞其價值的同時,便可能無形中扼殺了不同的思考模式,而失去更多元的可能。

參考資料

--

--

江彥辰 | Yen-Chen Chiang
江彥辰 | Yen-Chen Chiang

Written by 江彥辰 | Yen-Chen Chiang

Working in tech. Studying education. I write random stuff here.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