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藍佩嘉《拚教養-全球化、親職焦慮與不平等童年》,剖析自身成長經驗
藍佩嘉教授《拚教養》一書,雖然取名如此,但實際上完全不是一本教養書,而是真切的社會觀察研究結果。我們永遠可以找到很多很有道理的教養模式,並且搭配其成功的案例,坊間成堆的教養書籍正是最好的例子。而此書在描繪的,其實是從社會學的角度探討不同型態家庭中的家長,在經濟條件、自身成長經歷等背景不同的情況下,是如何建立下一代的教養環境。
有別於過去聯考時代「唯有讀書高」的主流風氣,各個階級都期望靠著升學體制促成向上流動,歷經數代教改台灣的教育制度已呈現截然不同的樣貌。從「背多分」的知識導向填鴨式教育,走向強調「素養」的開放式教學,而無論是學校型態或升學體制,也出現越來越多元的模式。
於此同時,面對與過去成長經歷截然不同的環境,這一代的家長在規劃孩子的成長道路,便產生了他們的焦慮與課題。有資源的家長四處尋覓各種管道,希望讓孩子在名為「多元入學」的軍備競賽中脫穎而出,同時也不希望帶給孩子痛苦的童年。而勞動階級的家長在缺乏相關知識的情況下,將希望寄託在學校中,並在維持生活與提供孩子更好的成長環境中掙扎。
此外,藍佩嘉教授的研究往往帶入全球化趨勢的背景,這點體現在 21 世紀以來的教養思維轉變,從過去流行讓孩子接受額外的美語學習,到現在 108 課綱已將「國際理解」納入核心素養。這時只會語言已經不夠了,還得了解不同的文化才行,否則可能在未來失去競爭力,而這也讓家長在建立教養模式時更多擔憂。
我認為本書的副標題「全球化、親職焦慮與不平等童年」下得非常到位,透過簡單三個關鍵字,不只將此研究的核心概念描繪出來,更帶了點相互牽連影響的意味。
經濟與文化資本所帶來的巨大教養差異
書中出現的家庭型態,首先可依照經濟條件,先分為中產階級以及勞動階級。在全球化的浪潮下,中產階級家庭普遍認為讓孩子接觸各式特別是國際文化是重要的,而其中又包含經濟、文化資本更高一籌的家庭,投入大量資源盡可能讓孩子用各種方式接觸國際文化,像是出國留學、就讀國際學校等。
而在中產家庭中最常見的,應該是都會區公立學校中大部分的孩子,這些家庭通常因為經濟能力並沒有雄厚到能夠讓孩子透過直接管道接觸國際文化,因此透過如補習班、書籍等教養資源,盡可能讓孩子能夠「多元發展」。此外,還有另外一部分的家庭,則是透過新型態的實驗教育模式,試圖提供孩子不同的成長經歷。
在這些中產階級的家長們身上,我們會觀察到在時代的演變下,他們特別強調希望帶給孩子不同於上一代的成長環境,這一部份來自於社會觀念的轉變,而也有很大的關鍵是家長自身的成長經歷。
在過去普遍威嚴式、填鴨式的教養環境成長下的他們,不希望讓孩子再次經歷自己的過去,而他們的經濟、文化資本則成為最好的工具。然而,家長不曾經歷此種成長模式的家長,也往往遇到所謂「教養矛盾」,希望提供孩子開放、多元、尊重的成長環境的同時,回過頭來卻發現自己似乎再次落入傳統教養思維,只是用不同的方式呈現出來,因此陷入焦慮。
至於勞動階級的家庭,無論在經濟能力或文化資本都處於社會較弱勢,不只分布在大部分人直覺會想到的「偏鄉地區」,更有許多位於城市邊緣的區域,這些孩子就讀的學校通常對應到教育部認定的「偏遠學校」與「非山非市學校」。
這類家庭的家長,部分同樣有認知到社會環境的變遷,也試圖提供孩子不同於過去的教養模式,期待階級流動的發生,但往往受限於經濟能力,要嘛心有餘而力不從,要嘛為此犧牲生活品質。另外,也有部分家長因為相關知識較缺乏,生活環境中也沒有太多接觸管道,儘管希望帶給孩子「好」的成長資源,卻苦無著力點。
降低親職焦慮,是教育工作者應該投入更多心力之處
無論是在書中論述,或者描寫到和研究對象的對話時,作者常常提起「教養沒有好壞的分別,只是在不同的環境、背景,產生不同的教養方式」。雖然說本來就很清楚這個道理,但隨著讀這本書的過程,越來越能體會這件事,事實上,從這個角度來看,前述的摘要或許都還顯得太以偏概全。
我們在討論社會議題時,往往只看到自己身邊的世界,當實務上需要去規劃方法的時候,就很容易忽略那些潛在的問題,到頭來白忙一場還弄得大家都不愉快。
以教育圈來說,時常可以看到教育局規劃了一套政策,希望學校們能夠推動,但往往因為沒有考量到不同教學現場實際的狀況,造成政策窒礙難行甚至第一線教師、家長反彈的狀況發生。
在《拚》書中可以看到,親職焦慮的存在是非常真實而且普遍,他以不同的樣貌在各式各樣的家長身上呈現。我過去幾年在許多社交平台的家長社群中觀察,每天都可以看到許多家長針對各種教育新聞、經歷做提問、交流,而其他的家長們則會根據自己所知或經驗提供資訊。
在網路時代下,家長們面對比過去更多的資訊來源,多了更多篩選、思考什麼適合自己孩子的課題。而在另外一面,尚未適應網路趨勢的家長則處於資訊落差的弱勢方,想尋求方法但管道硬是比別人少。
我認為,無論是教育工作者在做議題倡議,或是局處在做政策規劃、推動時,都應該投入更多心力於減少這類的親職焦慮上。一方面能夠減少家長們的無所適從感,更重要的是,透過更多的溝通、交流,也有助於我們看到更多不同樣貌的家庭,進而完善政策內容或論述方式。
從書中概念反思自身成長經驗
在讀完這本書後,我希望可以實踐看看這樣的研究方法,所以我直接找了自己的父母透過訪談的方式,試圖勾勒出自己成長過程中經歷的教養模式。畢竟作為教育工作者嘛,不知道自己是怎麼長成現在這個樣子的,也說不太過去。
當然,訪談過程中我盡可能抽離關係,以對等的訪談者/受訪者角色進行對話,而內容則是以書中提到的幾個影響教養模式的為主軸:
- 在開始扶養孩子後,如何設定教養方向或方式,以及是透過哪些管道、模式取得資訊?
- 你們過去的成長經歷有哪些部分影響了後來對自己孩子的教養方式?
- 過去家庭中的經濟環境如何影響教養模式與提供孩子的教育資源?
- 有關學校以外的學習資源,是用什麼方式尋找、評估、決定的?
- 與身邊家長社群、以及學校老師之間的互動關係。
在書中結論環節,作者將教養風格透過家長資本總和以及教養方向劃分為四象限,儘管特別強調大多數家長通常在座標軸中混用不同的模式,沒有辦法完全精準定位,但這還是能夠幫助我們理解地更清楚。
在訪談開始前,我原先猜測自己經歷的教養模式大約會位於中間偏第四象限 (X 軸 +20%, Y 軸 -30%) 的位置。這是由於父母的職業依照常見的階級劃分,屬於偏向勞力生產屬性,且過去皆非屬於高學歷族群。另外,在求學過程中,自身仍舊獲得不少額外的學習資源,如閱讀習慣的培養與才藝等。
經過梳理後,我將這個位置調整到中間偏左 (X 軸 -25%, Y 軸 0) 的位置。在父母資本總和的部分,儘管經濟條件並非十分充足,但仍舊可以在維持生活狀況的前提下,盡可能提供孩子成長資源。另外,也透過書籍、網路等管道,獲取相關教養資訊,並篩選合適的部分參考。
至於學習資源的部分,除了閱讀習慣以外,大多都是以「嘗試」的概念讓孩子接觸,當發現不排斥且有一定興趣,才繼續發展。這些資源往往也非特別積極尋找而來,而是從周遭家長、教師等角色被動得知。
當然,這個訪談的用意並非錨定座標位置,而是希望透過實踐看到不同於《拚》一書中提到的教養樣貌。舉例來說,有關父母自身的成長經歷如何影響了自己的教養方式,除了極少數的情境,我的受訪者並不像書中大多數的研究對象有明顯的影響。
而這便反應在「教養矛盾」的存在上,由於並沒有刻意做出與上一代不同的教養差異(儘管呈現出來如此),自然不容易在過程中遇到這方面的矛盾與焦慮。
基於這樣的觀察,我對於未來整體社會的教養矛盾減少感到樂觀,隨著時代繼續演變,每一代將會接觸到更多元的教養方法,且能從中找到合適與不合適的部分,而非概括式地全盤否定,這有助家長們慢慢從上一代教養模式脫離。
在訪談過程中,我也意識到全球化的影子沒有消失,在談及與其他家長的互動以及觀察時,受訪者數次以「亞洲父母」一詞勾勒多數家長的樣貌,並在某些情況下試圖做出教養模式的區別。
有關這個部分,我則認為家長在面對不同文化中的教養模式時,應該抱持謹慎的態度。臺灣過去常見的教養模式固然有其弊病,歐美的風格也必定有值得我們借鏡之處,所以我們可以用文化或地區來描述特定樣貌,但在選擇的時候必須連同整個社會文化與環境一同考量,而非照單全收。